close
名傢 羅智強專欄-我是臺灣人,我是中國台中化糞池清理人
「我是臺灣人,我是中國人。」在20年前,這一段身分認同與國族認同的描述句,曾經是臺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。但20年下來,在許多政治人物「去中國化」、「仇中國化」與「醜中國化」的三化催變下,這句話,愈來愈多人不願或不敢開口說。
如果大傢仔細回顧的話,就會發現這種認同情感的改變,也是臺灣從亞洲小龍走向亞洲孤兒的分水嶺。
過去,在臺灣人仍強烈地擁有「中國人意識」的時候,這個內部認同的最大公約數,讓20~30年前的臺灣,即便面臨極大的國際現實、外交挑戰,但卻能昂首闊步,向世界交出亮麗的經濟奇蹟。在當時,於內,我們沒有把力量內耗於「認同」的歧異,可以團結齊力地為臺灣謀最好的發展;於兩岸,因為仍把對岸人民當成同胞手足、自傢人,所以,兩岸之別隻限縮在制度之爭,卻不會去放大種族之別。在當時,臺灣隻有「反共」的問題,卻沒有「反中」的問題,因為,我們自認是「中國人」,豈有自己反自己的道理。
也因此,即便在政權面,中共對中華民國打壓處處,但在民心面,我們並沒失去大陸人民的喜歡與支持,道理很簡單,臺灣人把大陸人當一傢人,大陸人也會願意把臺灣人當作一傢人。
這是為什麼「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」,曾一度是大陸人民看臺灣的「最大公約數」。然而,今天,兩岸的局愈走愈僵,情勢漸漸險峻。大陸人民不再以「最美風景是人」來形容臺灣,取而代之的是憤青們在網路上鼓動的武統之聲。
這是因為,「中國人」3個字,在臺灣竟成瞭不可說的語彙,愈來愈多的臺灣人不自視為「中國人」,尤有甚者,讓「臺灣人」與「中國人」成為對立的二種身分,讓一股「你死我活」的「敵我仇視」四處燃燒,才會有「426」、「支那賤畜」這種惡毒與惡意的歧視語言四處流轉。
一方的仇恨必然燃燒起另一方的仇恨。請問,這樣的兩岸關係能不崩壞嗎?而在兩岸量體的懸殊差距快速拉大的今天和明天,把大陸人民推向「敵人」、「仇人」的那一邊,臺灣的生存發展能不危殆嗎?所以,當今要務就是重新讓臺灣人與中國人認同連結。至少不能讓這二個身分認同走向對立,成為一種「你死我活」的「敵我仇視」。
「我是臺灣人,我也是中國人。」這是我們的身分認同,也是我們的國傢認同。
在文化的意義上,「中國」二字,指的是中華民族、中華文化與中華歷史,指的是受中華文化薰陶的我們流在血管裡的血液。在臺灣除瞭原住民、新移民外,絕大多數人的祖先都來自唐山,這民族與文化的臍帶實在沒有理由切斷。
當然,「中國」二字也會有政治解讀,但「中國」二字的政治解讀,仍可以是一種包容歧異的各自解讀。對大陸人民來說,政治上的「國」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;但對臺澎金馬人民來說,政一般家庭抽肥治上的「國」指的是中華民國。這也就是「九二共識」的精神所在。
最後,就算退萬萬步,不從情感與文化血緣角度談不該自棄中國人的身分認同,如果把臺灣人和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對立起來,對臺灣的未來是正數,那至少勉強算是一種「功利上的理性計算」。然而,是嗎?兩岸的對立,身分認同的對立,在大陸政經實力不斷抬頭,兩岸量體愈來愈懸殊的此時,讓「臺灣人」與「中國人」成為不相容,甚至對立仇視的相斥認同,隻會讓臺灣的處境更艱難、更邊緣化。
我是臺灣人,也是中國人。這兩個身分認同,從來就不是、也不該是衝突對立的身分認同,恢復這兩個認同的相容性,讓兩岸一傢親地和樂融融、交往發展,這樣的臺灣,一可免內部繼續撕裂虛耗,二可免無窮盡的兩岸對抗,而把有限的資源、心力用在發展臺灣、提升人民福祉。
找回這樣的融合認同,於百面危殆的今日臺灣,已是迫切當為的必走之路。(作者為總統府前副祕書長)
(中國時報)
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傢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住宅化糞池清理
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
「我是臺灣人,我是中國人。」在20年前,這一段身分認同與國族認同的描述句,曾經是臺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。但20年下來,在許多政治人物「去中國化」、「仇中國化」與「醜中國化」的三化催變下,這句話,愈來愈多人不願或不敢開口說。
如果大傢仔細回顧的話,就會發現這種認同情感的改變,也是臺灣從亞洲小龍走向亞洲孤兒的分水嶺。
過去,在臺灣人仍強烈地擁有「中國人意識」的時候,這個內部認同的最大公約數,讓20~30年前的臺灣,即便面臨極大的國際現實、外交挑戰,但卻能昂首闊步,向世界交出亮麗的經濟奇蹟。在當時,於內,我們沒有把力量內耗於「認同」的歧異,可以團結齊力地為臺灣謀最好的發展;於兩岸,因為仍把對岸人民當成同胞手足、自傢人,所以,兩岸之別隻限縮在制度之爭,卻不會去放大種族之別。在當時,臺灣隻有「反共」的問題,卻沒有「反中」的問題,因為,我們自認是「中國人」,豈有自己反自己的道理。
也因此,即便在政權面,中共對中華民國打壓處處,但在民心面,我們並沒失去大陸人民的喜歡與支持,道理很簡單,臺灣人把大陸人當一傢人,大陸人也會願意把臺灣人當作一傢人。
這是為什麼「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」,曾一度是大陸人民看臺灣的「最大公約數」。然而,今天,兩岸的局愈走愈僵,情勢漸漸險峻。大陸人民不再以「最美風景是人」來形容臺灣,取而代之的是憤青們在網路上鼓動的武統之聲。
這是因為,「中國人」3個字,在臺灣竟成瞭不可說的語彙,愈來愈多的臺灣人不自視為「中國人」,尤有甚者,讓「臺灣人」與「中國人」成為對立的二種身分,讓一股「你死我活」的「敵我仇視」四處燃燒,才會有「426」、「支那賤畜」這種惡毒與惡意的歧視語言四處流轉。
一方的仇恨必然燃燒起另一方的仇恨。請問,這樣的兩岸關係能不崩壞嗎?而在兩岸量體的懸殊差距快速拉大的今天和明天,把大陸人民推向「敵人」、「仇人」的那一邊,臺灣的生存發展能不危殆嗎?所以,當今要務就是重新讓臺灣人與中國人認同連結。至少不能讓這二個身分認同走向對立,成為一種「你死我活」的「敵我仇視」。
「我是臺灣人,我也是中國人。」這是我們的身分認同,也是我們的國傢認同。
在文化的意義上,「中國」二字,指的是中華民族、中華文化與中華歷史,指的是受中華文化薰陶的我們流在血管裡的血液。在臺灣除瞭原住民、新移民外,絕大多數人的祖先都來自唐山,這民族與文化的臍帶實在沒有理由切斷。
當然,「中國」二字也會有政治解讀,但「中國」二字的政治解讀,仍可以是一種包容歧異的各自解讀。對大陸人民來說,政治上的「國」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;但對臺澎金馬人民來說,政一般家庭抽肥治上的「國」指的是中華民國。這也就是「九二共識」的精神所在。
最後,就算退萬萬步,不從情感與文化血緣角度談不該自棄中國人的身分認同,如果把臺灣人和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對立起來,對臺灣的未來是正數,那至少勉強算是一種「功利上的理性計算」。然而,是嗎?兩岸的對立,身分認同的對立,在大陸政經實力不斷抬頭,兩岸量體愈來愈懸殊的此時,讓「臺灣人」與「中國人」成為不相容,甚至對立仇視的相斥認同,隻會讓臺灣的處境更艱難、更邊緣化。
我是臺灣人,也是中國人。這兩個身分認同,從來就不是、也不該是衝突對立的身分認同,恢復這兩個認同的相容性,讓兩岸一傢親地和樂融融、交往發展,這樣的臺灣,一可免內部繼續撕裂虛耗,二可免無窮盡的兩岸對抗,而把有限的資源、心力用在發展臺灣、提升人民福祉。
找回這樣的融合認同,於百面危殆的今日臺灣,已是迫切當為的必走之路。(作者為總統府前副祕書長)
(中國時報)
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傢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住宅化糞池清理
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
- 台中通馬桶價錢 尋找專門服務住宅化糞池清理店家~有住宅化糞池清理的經驗分享
- 台中清化糞池 台中通馬桶廠商該如何找呢?精選廠商台中通馬桶廠商
- 台中市化糞池清理 急尋公家機關水肥清運廠商~要有環保簽證的優質廠商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